“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从保家卫国到乡村建设,浏阳市荷花街道退役军人践行着同样的初心,守护着同一个家园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从保家卫国到乡村建设,浏阳市荷花街道退役军人践行着同样的初心,守护着同一个家园。脱掉的是军装,没有脱掉的是本色,一位又一位的退役军人扎根基层,也感染了更多人投身到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在他们身上,能看到军人的价值,更看到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老当益壮 基层服务散余热今年66岁的张继成,在部队表现优异的他光荣的加入了共产党。1978年退伍后,深受群众信赖的他曾先后担任村级治保主任、支部书记等。退伍回来后,张继成一直牢记共产党员的身份,带着村民共同建设美丽家园。屋场建设时,60多岁的他带头扛着锄头整理地面;暴雨倾盆时,他穿着雨衣走家串户提醒大家及时避险;调解纠纷时,公平正派的他到达现场就是一种正气;村级会议室里,他将群众反映的问题一一整理陈述并初步提出解决方案……在家乡的这么些年,张继成以军人的血性和意志,深入群众,克服种种困难,为美丽乡村的建设添砖加瓦。矢志不渝 医治百姓热心肠荷花街道杨家弄村优秀共产党员,退伍军人张红专,坚守乡村医生岗位,治病救人,造福一方百姓。说起张红专,邻村的周忠远有话说:“医者仁心,乡亲们放心以生命托付,张医生热心用生命守护。记得那些年母亲久病难医,远在他乡军营的我曾多少次与张医生电话联系,24小时不关机的我就半夜三更听着他在我家告知母亲病情并以兵哥哥特有的关怀让我放心;也曾多次母亲确实病重他主动联系上级医院及时为母送医抢救……他是我母亲生命的守护神,也是我的定心丸。”张红专不仅医术精湛,也是远近闻名的热心肠。每次遇到需上门看病的病人,他都不分昼夜、不论远近,按时出诊。对于附近出诊的困难家庭、五保户,他总能设身处地为其着想,先倾尽全力医治,再象征性收取1块钱药费。退伍后的36年,13140天,张红专的足迹遍及了杨家弄村以及周边的每个角落。张红专说,自己是军人出身,是党栽培了他,他时刻感念着党的恩情,永不敢忘,服务群众就是他的初心和使命。奋不顾身 公益道路放光芒80后优秀党员李光,2013年从部队退伍回乡后,抗洪救灾、森林防火、治安巡防、志愿服务,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去。2021年7月听闻河南遭遇洪水,李光迅速联系了3名战友驱车900多公里开往河南灾区。顾不上旅途的舟车劳顿、救生设备缺乏、生活物资短缺,吃干面、睡堤坝、扛沙袋成常态,在灾难面前,李光和战友克服重重困难,只为协助当地政府解救更多的群众。李光是一位有着满腔热情却坚持默默参加志愿服务的退伍军人。近几届浏阳花炮节现场,当大家都在欣赏美轮美奂的烟花表演时,他和战友却驾驶着应急抢险的冲锋舟在河道上巡视;每两年一次的民兵训练营中,他领着队伍操练,因表现突出,家里的荣誉证书摞成厚厚一叠;村级巡查,他和队友与罪犯斗智斗勇,胆大心细的他协助公安机关抓捕盗窃和吸毒人员,为村民安全保驾护航。李光经常说“我是党员我先上”,身在基层的每一处也都是考场,唯有当先锋、做表率、讲奉献才能践行我一个退伍军人的初心使命。现如今,退役军人已然成为服务群众、弘扬社会正能量的代名词。他们以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姿态投入到生活和工作当中,虽没有豪言壮语,却甘于奉献,虽没有荣誉光环,却执着前行。一代又一代的退伍军人以实际行动在基层发挥着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诠释他们的初心和使命。(通讯员周蓉)责编:海闻、夏丽娟